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yè)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10120170019
   
     
 
 
     
     
 
特 稿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持續(xù)開展大規(guī)模農田水利建設,灌溉面積位居世界第一,農業(yè)用水總量基本零增長,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農田灌排工程體系和灌排設施管理體制機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閱讀全文]
     以占全球6%的淡水、9%的耕地,解決了約占全球20%人口的吃飯問題;連續(xù)7年以水資源用量微增長支撐了經濟中高速增長……70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資源工作,水利部強化水資源開發(fā)... [閱讀全文]
     江河安瀾,山清水秀;國家興旺,人民幸福。在普天同慶、四海歡歌的大喜日子里,百萬水利職工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為共和國70歲生日而縱聲歌唱,為70年治水為民、興水強國取得的輝煌成就... [閱讀全文]
     70年,如一條奔騰的大河,不舍晝夜,潤澤中華。站在歲月的閘口回望,來路激昂,前路浩蕩。 [閱讀全文]
     以1986年開展的三峽地區(qū)定點扶貧和對口支援工作為起點,30多年來,我國水利扶貧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水利扶貧內容逐漸豐富完善,形成了以行業(yè)扶貧、定點扶貧、片區(qū)聯系、對口支援為主... [閱讀全文]
     70年來,通過實施科教興水戰(zhàn)略、水利人才戰(zhàn)略,我國水利人才隊伍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0萬余人,發(fā)展到如今的近百萬人規(guī)模,人才隊伍結構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整體素質大幅度提升,為水利改... [閱讀全文]
     今年2月,水利部正式發(fā)布新時代水利精神表述語為“忠誠、干凈、擔當,科學、求實、創(chuàng)新”,從做人、做事層面,加強部風行風建設。70年來水利系統各級黨組織緊貼水利實際,緊貼工作實踐... [閱讀全文]
     我國以占世界6%的水資源,支撐和保障了約占世界20%的人口和15%的經濟總量,水資源調控水平顯著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已經達到較安全水平。 [閱讀全文]
     經過70年的發(fā)展,我國農村水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農田有效灌溉面積位居世界第一,農村飲水工程惠及9.4億農村人口,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奠定了堅實的水利基礎。 [閱讀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相繼出臺,逐步構建起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和發(fā)揮江河湖泊綜... [閱讀全文]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水利科技工作緊緊圍繞水利建設主戰(zhàn)場,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fā)和成果轉化應用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水利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 [閱讀全文]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興建一大批水利工程的同時,不斷加強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70年來,我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不斷健全,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基礎不斷夯實,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制度體系基... [閱讀全文]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水電事業(yè)發(fā)展迅速,從水電的開發(fā)利用、技術創(chuàng)新、運行管理到效益發(fā)揮均實現了全方位的跨越,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水電發(fā)展水平處于... [閱讀全文]
     水文測站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353處發(fā)展到12.1萬處,水文站網實現對重要江河重點區(qū)域全覆蓋;水文監(jiān)測由傳統的人工觀測手段發(fā)展到水位、雨量全面實現自動測報,監(jiān)測能力水平發(fā)生翻天覆地... [閱讀全文]
     水土流失面積從367萬平方公里減少到274萬平方公里,減幅達25.3%;強度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積從103萬平方公里減少到58萬平方公里,減幅達43.7%……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水土保... [閱讀全文]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為核心較為完備的水法規(guī)制度體系,涵蓋了水資源開發(fā)利用與保護、水域管理與保護、水土保持、水旱災害防御、工程建設管理與保護、執(zhí)法監(jiān)督... [閱讀全文]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水利雙邊多邊務實合作不斷推進深化,跨界河流紐帶作用充分發(fā)揮,水利領域“一帶一路”建設穩(wěn)步推動,為世界治水事業(yè)提供了有力有效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中國水利國... [閱讀全文]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通過大規(guī)模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我國水利工程規(guī)模和數量躍居世界前列,基本建成較為完善的江河防洪、農田灌溉、城鄉(xiāng)供水等工程體系,水工技術實現由跟隨模仿到自主創(chuàng)新... [閱讀全文]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司長田以堂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我國大江大河基本具備防御新中國成立以來實際發(fā)生的最大洪水能力,中等干旱年份可基本保證城鄉(xiāng)供水安全。 [閱讀全文]

亮 點
       這樣的旱情,歷史上必是成災一片。但橫跨江淮的淠史杭灌區(qū)內,卻有不同景象!坝辛虽氖泛,水稻種上崗;天旱也不怕,窮鄉(xiāng)變富鄉(xiāng)!辈贿h處,一片片金色的稻穗壓彎了腰!扒f稼一枝... [閱讀全文]
     在持之以恒的水利幫扶下,汩汩清泉從水管流進農家,片片土地從撂荒到五谷豐登,張張笑臉展露脫貧致富的喜悅,巴渝大地上處處唱響水利民生的贊歌。 [閱讀全文]
     中國林縣,10萬英雄兒女,一錘一釬一雙手,苦干10個春秋,在萬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 [閱讀全文]
     這一切,始自黑河跨省區(qū)調水和全國第一個節(jié)水型社會試點建設,一場轟轟烈烈的節(jié)水革命,也就此在這片荒漠綠洲上展開。 [閱讀全文]
     7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農村供水作為水利建設的重要內容,建設供水工程達1100多萬處,惠及9.4億農村人口。億萬人民群眾祖祖輩輩、世世代代想干而沒有條件干的大事終得... [閱讀全文]
     1988年6月3日,國務院第七次常務會議召開,通過了以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發(fā)揮江河湖泊的綜合效益為目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閱讀全文]
     2016年,位于金沙江下游的溪洛渡水電站斬獲“菲迪克工程項目杰出獎”,成為當年21個獲獎項目中唯一的水電項目。 [閱讀全文]
     這里是綠意盎然的生態(tài)景觀線,這里是暢通無阻的搶險交通線,這里是黃河安瀾的防洪保障線,這里是山東濟南黃河標準化堤防, 這里就是長期以來捍衛(wèi)黃河下游安瀾、百姓安居、社會安定的黃... [閱讀全文]
     9月初,福建省永春縣湖洋電站控制室。生態(tài)下泄流量數據在電子屏幕上實時顯現,電站負責人說:“生態(tài)流量數據每15分鐘自動上傳一次,一旦低于規(guī)定的流量,系統就會報警,電站就會被通報... [閱讀全文]
     新中國砥礪奮進70年,湖北水文面對挑戰(zhàn),把握機遇,勇闖難關,挺立潮頭,用“大水文”的發(fā)展理念,交出一份份耀眼奪目的成績單,為水利和社會發(fā)展提供了全面支撐和保障,實現了脫胎換骨... [閱讀全文]
     樹木蔥蘢,鳥聲啾啾,漫山遍野盡是碧綠蒼翠。站在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一處山頭遠眺,滿目的綠色已成為這片紅色革命圣地的底色。 [閱讀全文]
     哪里有人民群眾的強烈反映,哪里就有解決問題的動真碰硬;哪里有涉水違法違規(guī)行為,哪里就有嚴格執(zhí)法鐵腕監(jiān)管。近年來,以河湖執(zhí)法為重點的水行政執(zhí)法,以雷霆之勢和強力舉措,踐行“強... [閱讀全文]
     南水北調進京水量,近七成用于首都自來水廠供水,部分水量充入密云、懷柔、大寧、十三陵等大中型水庫,增加了5.9億立方米的水資源儲備,同時還向城市河湖補水以及回補地下水…… [閱讀全文]
     從“千軍萬馬上堤搶險”到“科學防控從容應對”,從被動地“防”到主動地“控”,長江流域水旱災害防御實踐,是70年來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以空前力度治水興水、不斷完善江河防洪體系、全... [閱讀全文]
     作為治理長江水患的關鍵性核心工程,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歷經百年風雨周折,最終世紀夢圓,書寫大國治水奇跡。 [閱讀全文]
     每年6月,老撾進入雨季,充沛的降水為炎熱天氣帶來涼意的同時,也增加了自然災害發(fā)生的風險。   “往年這個時候我總是揪緊了心,不過現在大不一樣了。隨著老撾和中國在瀾湄合作框架... [閱讀全文]
 


 

主辦:中國水利報社 設計制作/維護管理:北京激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編輯部電話:010-63205285,18511059159 業(yè)務聯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