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訊(記者 武年豐)12月26~28日,山西省重點水利工程戀思水庫、西里水電站、汾河下游防洪工程主體工程相繼完工。這標志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35項應急水源工程全面告捷。至此,山西省工程性缺水、地表水攔蓄不足的問題得到根本性扭轉。
山西煤長水短、十年九旱,地表水利用不足、地下水超采嚴重、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是山西省“十一五”初期面臨的主要水問題。為尋求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治本之策,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攔蓄地表水、用好黃河水、涵養(yǎng)地下水、搞好節(jié)約用水”的治水方略,“十一五”期間特別是2008年以來,山西省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的政策機遇,總投資140億元,開工建設了35項應急水源工程?傮w思路是:通過建設一批應急水源工程,除險加固一批病險水庫,在豐水年和正常年份,主要使用地表水,有效涵養(yǎng)地下水,使地下水儲量逐步得以恢復;在特殊干旱年份,如地表水供給不足,由地下水予以補充。
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有力領導下,在山西省有關部門和各市縣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全省水利建設者發(fā)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的山西水利建設精神,冬拼嚴寒,夏戰(zhàn)酷暑,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了每項工程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根據水利部專家的意見,山西省在對邊界水源工程進行個別調整的基礎上,到今年年底全面完成了35項應急水源工程主體工程建設任務。其中,10余項工程已下閘蓄水,加上除險加固的百余座病險水庫,今年年末全省水庫蓄水量可達到20億立方米,是2006年6億立方米的3倍多,是歷史最高年份10億立方米的2倍。山西省工程性缺水的問題基本解決,攔蓄地表水的目標基本實現,為“十二五”全力實施大水網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全省轉型跨越發(fā)展將提供強有力的“水支撐”。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