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媒體記者介紹濟南黃河法治文化建設情況

濟南濼口黃河險工上的法治文化碑刻

普法長廊

潛移默化 入腦入心
□ 本站通訊員 朱興國
濟南黃河圍繞現(xiàn)代水利、民生水利、可持續(xù)發(fā)展水利,推進普治并舉,充分挖掘黃河文化深厚底蘊,發(fā)揮法治文化的引領作用,使?jié)宵S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嚴格管理,和諧執(zhí)法,形成自覺守法氛圍
7月中旬,正值黃河調水調沙時,筆者隨濟南黃河河務局水政檢查組檢查浮橋拆除情況。上午10時許,檢查組一行來到位于平陰縣城北的翟莊浮橋,新任翟莊浮橋公司經(jīng)理李登田,向檢查組介紹了浮橋拆除及汛期安全情況。
李登田上任之前,浮橋公司監(jiān)事展光勝一直代管,翟莊浮橋是平陰縣打通跨黃河發(fā)展的“北大門”,是展光勝在2003年負責籌建的。浮橋建成那年正是黃河開始調水調沙的第二年,由于汛期拆橋事宜,翟莊浮橋管理者與黃河水政人員結下不解之緣。
調水調沙期間,為便于黃河行洪,沿黃浮橋必須拆除。位置好的浮橋每天運營收入頗豐,車輛多時,每小時收益達上萬元。開始那幾年,他們有抵觸情緒,能拖則拖。拆橋不僅影響收入,調水調沙結束后,整個碼頭和兩岸輔道被泥沙淤埋兩三米深,需2天時間花費六七萬元重新整修碼頭、清理道路。六七月份天氣熱浪撲面,船工更不情愿冒酷暑拆橋,阻力可想而知。每到此時,黃河水政人員便天天奔波于各個浮橋之間,遇到哪座浮橋沒有及時拆除,他們就盯在現(xiàn)場督促拆橋。
這時,正是考驗水政人員執(zhí)法能力的時候,濟南黃河河務局的水政人員靠上做工作,耐心說服。先從法律法規(guī)角度講,再從防汛大局、兩岸群眾安全角度講,又從浮橋自身安全角度掰開了揉碎了講。
調水調沙期間,若不及時拆橋,當洪水達到一定流量,想拆都拆不開,為了眼前小利,有可能會發(fā)生浮橋被沖垮的慘劇,常言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到那時橋毀人亡,恐怕連浮橋公司的家底都賠上,談何收益;假如沒有調水調沙刷深河床,河道不斷淤高,一旦黃河發(fā)生大洪水,根據(jù)當時流量和水位,浮橋碼頭很可能會被深埋泥沙下面或被直接沖毀,那時也許多花數(shù)十倍費用也難整修碼頭,甚至有浮橋報廢的可能。
話說透了,理講明了,辦事也就順了。
展光勝帶頭做下屬的工作:河務局的同志來督促拆橋合理合法,是防汛工作的需要,咱首先不能違抗。再者,人家能設身處地為浮橋長遠發(fā)展著想,苦口婆心地解釋,這種以人為本,和諧執(zhí)法的態(tài)度值得尊敬,咱更應無條件執(zhí)行。
黃河調水調沙已進行14個年頭,每到調水調沙,每當拆橋通知到達翟莊浮橋,他們立即拆除,從不拖延。
有一年夏天,展光勝到內蒙古出差,當他從新聞中得知黃河要調水調沙了,馬上打回電話告知公司管理人員,立即做好拆橋準備,等待河務部門通知。
這體現(xiàn)了浮橋管理者顧全大局,對黃河防汛工作的理解,對水政執(zhí)法和最嚴格河道管理制度的深刻領會。
“翟莊浮橋能成為山東沿黃遵紀守法,積極配合河道管理的標桿,展光勝功不可沒。”水政處副處長司毅強如此夸贊。他笑言展光勝是柳下惠(即展子禽)的嫡傳子孫,其辦事有禮有節(jié)有度,不愧為“和圣”的后代。展光勝則說:“與河務局的同志相處多年,坦誠相見,正如當年所分析的那樣,經(jīng)過多年的調水調沙,黃河主河槽刷深非常明顯,近幾年浮橋碼頭再也沒被淹沒過,浮橋也越來越安全了!
李登田介紹說,翟莊浮橋與濼口浮橋均屬濟南小清河航運局管轄,他們都秉承一個原則,認識到位,以黃河防汛為重點;內和外順,遵紀守法安全運營。近年來,每到調水調沙或汛期,拆橋通知一經(jīng)下達,翟莊、濼口2座浮橋與河務部門管理的3座浮橋率先拆除。有了榜樣,觀望者隨之效仿,沿黃每個浮橋之間均有聯(lián)系,互相通氣,即使有個別想頂風不執(zhí)行的,見此也就不再堅持。濟南黃河沿線19座浮橋,是山東沿黃浮橋管理執(zhí)行力最好的。
浮橋治理卓有成效,在河道清障、堤頂?shù)缆饭茏o等方面,也是成績斐然。對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絕不姑息;對法律意識淡薄的沿黃群眾以勸導教育為主,懲罰為輔。體現(xiàn)了濟南黃河水政、公安和諧執(zhí)法不枉法,嚴格執(zhí)法懲戒有度的執(zhí)法理念,得到沿黃群眾的欽佩和贊許。
水政、公安聯(lián)合執(zhí)法亦彰顯威力。水政監(jiān)察、黃河派出所發(fā)揮“一文一武”聯(lián)合執(zhí)法優(yōu)勢,每年結合不同時期工作重點,開展專項執(zhí)法活動,如春季違章片林集中清除,汛前浮橋專項執(zhí)法檢查,違章傾倒垃圾、“三夏”違章曬糧整治及堤頂超限車輛禁行等。近4年來,全局共查處各類水事違法行為750余起,均進行了及時處理和辦結。
普法宣傳,文化當先,廣泛開展成果豐碩
檢查組走進平陰黃河灘區(qū)新搬遷安置的博士社區(qū),筆者看到許多墻壁畫滿了法制宣傳漫畫,有位大嫂抱著孫子在仰頭看漫畫,她指著一幅畫慢條斯理地跟小孫子叨咕:“這帶警燈的是警車,穿制服的是抓壞人的警察叔叔,那輛大卡車是在黃河工程上挖土的壞人……”見筆者端著相機給她們拍照,大嫂笑言:“哄孩玩有啥好拍的?”
“你講述的方式非常好,哄孩子同時也進行了一次法制宣傳教育!惫P者挑起大拇指贊道。
大嫂開心地打開話匣子,講述博士社區(qū)的過去和現(xiàn)在。她說該村大都姓尹,世世代代居住在黃河灘區(qū),長期受洪水威脅。自從黃委利用亞行貸款淤筑了避洪村臺,建起了新社區(qū),灘區(qū)百姓在黃河灘里搬出來,“十年蓋回房,一輩子沒余糧”的窮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從此,村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住安全了,條件改善了,文化生活也豐富了,去年河務局還到社區(qū)進行送法下鄉(xiāng)文藝演出,轟動全村。
“俺還聯(lián)系娘家人和親戚朋友一起來看戲,都說演得不孬。”尹家大嫂直夸河務局送法下鄉(xiāng)節(jié)目辦得好。就在筆者與大嫂閑聊之際,又有若干群眾走來觀看漫畫,并不停地議論著。
之前,對于大張旗鼓搞“法律六進”、法治文化宣傳等,也曾有人質疑,今日所見所聞,從一個側面詮釋了法治文化宣傳的滲透力。在居民社區(qū)有了這些法治宣傳畫,不僅是一處風景,也成了街談巷議的話題。無論婦孺童叟,天長日久,耳濡目染,所起到的教育作用,可謂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天橋濼口黃河險工新建的“法文化廣場” ,廣場四周安裝了《憲法》、《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規(guī)摘抄等巨幅宣傳欄。距離“法文化廣場”不遠處,便是依托濼口黃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建的“山東省法制宣傳教育示范基地”,將黃河文化和法治文化有機融合。這一思路體現(xiàn)了濟南黃河法治文化宣傳的廣泛性和實用性,讓人們在感受黃河文化的同時,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周末假日里,徜徉在黃河岸邊,微風拂面,楊柳依依,隨處可見風景石上鐫刻著的普法內容的精美石刻,形成了一種法制文化宣傳氛圍。廣大市民來黃河邊休閑之際,順其自然地了解黃河,了解法律法規(guī)知識。人們驚嘆于母親河博大的胸襟和悠遠的歷史文化,被濃濃的法治文化氛圍感染著、浸潤著。
“以法修身,文化養(yǎng)性”,濟南河務局立足區(qū)位優(yōu)勢,抓重點,重實際,營造依法治河、人水和諧的良好氛圍,法治文化宣傳遍布黃河兩岸,法治漫畫、標語、石刻無處不在。在長清、在章丘、在濟陽等地的集市上、校園內、工地上、浮橋碼頭上……到處都有法治文化宣傳漫畫和醒目的標語。
“將工作中常用的水法規(guī)條款制作成法制漫畫,繪制在大街小巷和集市之中,將生硬的說教改為循循善誘的引導,讓人們在欣賞漫畫之時,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法治宣傳教育。將枯燥的法律條文印刷在文化衫、雨傘等物品上分發(fā),既收到了宣傳效果,又體現(xiàn)了實用性和直觀性,受到黃河職工和沿黃群眾的歡迎!皩Ψㄖ挝幕麄黝H費了一番心思的水政處處長王殿杰講。
“在普法宣傳教育方面,我局可謂獨樹一幟,廣泛開展。近年來,在沿黃共建成普法長廊10處,設置大型普法風景石13處,刷寫大型普法固定標語260條……”濟南河務局副局長崔寶衛(wèi)在陪同新華社山東分社、中國水利報(網(wǎng))、黃河報(網(wǎng)),中央、流域以及本地等9家新聞媒體采訪時向記者介紹。
濟南黃河法治文化建設豐富多彩,不僅有靜態(tài)宣傳,動態(tài)宣傳也精彩紛呈,黃河民警原創(chuàng)歌曲《黃河衛(wèi)士之歌》屢屢登臺表演,被濟南市普法辦編進《戲曲普法作品集》;水政監(jiān)察人員自編自演的《撿羊風波》《黃河夢》等小品榮獲多個獎項;法制文藝演出送法進黃河灘區(qū);開展法制書畫作品征集活動,舉辦“法治潤黃河”演講比賽……
為普法執(zhí)法用心良苦,盡收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5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