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10月11日訊 (記者 歐陽田軍 通訊員 劉祎蕓)記者從近日召開的上海市水務海洋科技大會上獲悉,上海將制定出國內首部除澇地方標準,堪稱史上最嚴。
“此前,在相關領域,都有國家、行業(yè)標準,但具體應用到上海,有一些指標不能很好地適應‘地方特色’。”上海市水務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徐貴泉介紹說,上海地處長江和太湖流域最下游,加之臨海,時常不得不面對臺風、暴雨、天文高潮、上游洪水“四碰頭”的嚴峻防汛抗?jié)承蝿,然而作為“底線”的國家或行業(yè)標準,并不能完全將風暴潮洪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因此上海有必要制定更細致且更嚴格的除澇地方標準,兼顧上游洪水、區(qū)域暴雨、下游高潮等自然規(guī)律,以及特大型城市的發(fā)展規(guī)律。
徐貴泉透露,這部上海除澇標準已經通過了上海市質監(jiān)局的立項論證,最快將于年內制定完成,其中至少有兩項指標,可能極其“苛刻”,意在倒逼上海全力改善和不斷提升防汛抗?jié)衬芰Α?/p>
其一,上海整體的排澇水平可能要提高到足以應對“20年一遇”的強降雨,即累計降雨約200毫米每24小時,而目前全市大多數(shù)區(qū)域的平均排澇水平,最高可以應對100毫米每24小時到150毫米每24小時的降雨。其二,上海的城鎮(zhèn)雨水管網排水能力可能要提高到足以應對每小時50毫米的降雨,而目前實際可以應對的降雨在每小時36毫米至38毫米左右。上海市水務局總工程師周建國則表示,上海相關單位近期將大力推進“上海市排水與內澇防治體系”、“黃浦江河口建閘前期決策關鍵技術”、“‘海綿城市’水務建設關鍵技術”等重大課題研究。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6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