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 陳素美
“王老兄,謝謝您,又來觀察凌情啦!”
“哪的話,凌汛安全關系千家萬戶,這防凌是大家伙的事,俺也有份。我的地兒在這黃河邊,天天在這干活,盡點義務,還不該?”
“那就麻煩您多操心了!”
……
眼下正值防凌關鍵時期,濮陽第一黃河河務局所轄長達61千米黃河段屬黃河下游最典型的“豆腐腰”段,河道狹窄多陡彎,河床寬、淺、散、亂,主流擺動不定,水溫上高下低,冰凌流動不暢,極易發(fā)生卡堵壅水形成冰壩造成險情,再加上灘區(qū)面積廣、交通不便、路途遠,專業(yè)觀測人員少等原因,雖經多方努力仍難以實施有效監(jiān)控,安全上存在潛在威脅。
當?shù)貜V大灘區(qū)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紛紛主動請纓,踴躍擔當凌情義務觀測員。他們利用家住黃河邊、地種黃河沿、勞作黃河畔的優(yōu)勢,時刻堅守在凌情觀測最前線,冒著刺骨嚴寒,頂著凜冽寒風,往返于濃濃的霧霾之中,密切關注黃河凌情變化,義務擔當起協(xié)助專職或群防觀測員進行凌情觀測的任務,進而形成了一支人數(shù)眾多卻又不在編的凌情義務觀測隊伍,構架起一張全天候凌情觀測監(jiān)控網,為確保黃河凌汛安全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7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