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浪96小時:懷集水文尖兵鏖戰(zhàn)綏江洪峰
6月17日,廣東省水文局肇慶水文分局技術人員在綏江懷集段搶測洪水
□通訊員 林琳 黎芷玲
6月18日7時05分,55.22米!超警戒水位5.22米,綏江懷集站迎來建站以來最高洪峰。
臺風“蝴蝶”過境后,4天內(nèi)綏江懷集段連遭3輪洪峰侵襲。驚濤駭浪的96小時里,廣東省水文局肇慶水文分局黨員應急測報先鋒隊以血肉之軀搏擊洪魔,這群“江河哨兵”以精準數(shù)據(jù)為懷集安全轉移7萬名群眾贏得寶貴時間。
孤島堅守 極限報汛
四天三夜,洪峰接踵而至。15日晚首波洪峰水位52.69米,16日晚第二波達52.94米。17日預報水位將復漲至54米,真正的考驗來臨。
臨江而建的綏江懷集水文站已成“孤島”。49歲的站長姚振峰,這位在測報一線奮戰(zhàn)31年的水文老兵,帶領5名“80后”“90后”組員死守陣地。18日凌晨,綏江水位不斷突破歷史極值,站房一樓已經(jīng)完全被淹,四周都是湍急的洪水,站內(nèi)僅剩姚振峰一人在站房的二樓堅守。面對救援艇的兩次勸離,他心系站里自記井浮子水位計等儀器運轉和水文數(shù)據(jù)安全,執(zhí)意留下。消防救援人員被其精神感動,留下電話承諾“隨叫隨到”。
6月18日凌晨3點,懷集水文站職工姚振峰在應急搶險人員的幫助下撤離懷集水文站
“水位54.94米,歷史極值再次被刷新!”18日凌晨2時42分,嘶啞的報汛聲穿透雨幕。應急轉移指令再次下達,已到了必須要退的時候。此時洪水已迫近站房二樓,姚振峰在最后關頭撤離,洶涌的洪水距站房臺階僅剩半米。
數(shù)據(jù)生命 寸步不讓
“數(shù)據(jù)是水文的生命線!”這句信念支撐著懷集水文站應急監(jiān)測小組的每一個成員。
1997年出生的陳昌語,熬紅的雙眼緊盯著ADCP測流系統(tǒng)屏幕,捕捉每一組關鍵數(shù)據(jù);胡逸沛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每十分鐘一次的水位變化;星夜從四會馳援的魏林合,雙腿淤腫卻寸步不離測流崗位。羅健斌和阮毅的雙手被繩索勒出道道血痕,仍奮力拽住湍急江水中重達幾十斤的流速儀,只為獲取最完整的水文資料。
洪水漫堤、停水停電,手電筒的微光成為唯一光源。就是在這樣的困境中,懷集站依靠走航式ADCP精準完成15次關鍵測流,完整刻錄下洪水暴漲的全過程。17日22時,水位突破54米,設備通訊中斷。應急小組臨危不亂,立即啟動人工報汛預案:加裝臨時水尺,在斷網(wǎng)斷電的極端環(huán)境下,通過衛(wèi)星電話每十分鐘向肇慶水文分局水情值班室和懷集縣防汛搶險指揮部報送實時水情。
18日7時,水位飆升至55.21米,全縣通訊徹底中斷。他們手中的衛(wèi)星電話成為唯一的“生命線”。小組成員輪番值守,堅持每15分鐘報汛一次,高強度人工報汛持續(xù)整整24小時,成功報送水位數(shù)據(jù)200余份,為防汛決策提供了不間斷的關鍵支撐。
6月18日凌晨,廣東省水文局肇慶水文分局技術人員徹夜駐守在懷城大橋上開展水文監(jiān)測
駐守在懷城大橋上的應急監(jiān)測小組連軸運轉,困極累極就在橋頭輪流小憩。他們的堅守感動了附近居民,物業(yè)管理人員多次自發(fā)送來礦泉水和飲料表達敬意。
黨員沖鋒 激流搶測
同一時刻,7公里外的中洲河大象水文站戰(zhàn)況更險。17日22時,8.88米的洪峰水位(超警3.28米)如猛獸般吞噬觀測水尺。
更危急的是,上游堤壩(后證實)坍塌導致跨江測量纜道被毀,測驗設備幾近全損,洪水瞬間涌入測量室,人員被迫緊急撤離。
堅守在條件異常艱苦的一線,有著34年水文工齡的黨員唐健奇嘶吼著:“上臨時水尺!”帶頭躍入洪流。54歲的莫亞對與隊友邱上富腰系安全繩,在墨黑夜色中于激流架設設備。水文世家第三代陳志規(guī)在齊胸深的水中死死扶穩(wěn)標尺,祖孫守護江河的誓言在此刻化為行動。
從52.69米到55.22米,從Ⅱ級響應到Ⅰ級應急,96小時鏖戰(zhàn),懷集水文黨員先鋒隊在驚濤駭浪中刻下精準刻度。如今,綏江水位仍處高位,“水文哨兵”們已投入新一輪監(jiān)測。他們身后,懷城大橋上的車輛川流不息,熟悉的“煙火氣”正在回來!江岸觀測房里,那盞徹夜未熄的燈,穿透雨幕,繼續(xù)忠誠地丈量著江河的脈搏。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25年6月26日
作者:林琳 黎芷玲
責任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