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訊 8月17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主持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第15號臺風“天鵝”、第16號臺風“艾莎尼”發(fā)展態(tài)勢和新一輪強降雨過程,安排近期強降雨和臺風防御工作。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出席會商。
會商分析,目前西北太平洋洋面上有2個臺風正在活躍發(fā)展。第15號超強臺風“天鵝”17日14時中心位于臺灣東偏南約212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風力16級,預計將以每小時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最強可達17級以上,并可能于8月22日前后在臺灣東部沿海擦過或登陸,不排除登陸浙閩沿海、深入內陸北上的可能。第16號臺風“艾莎尼”17日14時中心位于臺灣東南方約397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風力13級,預計將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先向偏西方向移動,之后轉向西北方向移動,未來將向日本南部海域靠近,對我國海域無影響。同時,17~20日西南東部至江淮、江南北部自西向東將有一次大范圍移動性的強降水過程,雨區(qū)覆蓋四川、貴州、重慶、陜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安徽、江蘇等地,累積面雨量40~80毫米,部分地區(qū)達80~120毫米。
會商認為,前一階段,我國浙閩沿海和江南、江淮等地遭受“蘇迪羅”襲擊,部分地區(qū)土壤含水量飽和,江河湖庫水位較高,一些水利工程損毀嚴重尚未修復。臺風“天鵝”再次向我國東南沿海襲來,一些地區(qū)可能重復受災,增加了防御難度。17-20日新一輪的強降雨過程極易引發(fā)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防汛防臺風形勢不容樂觀。
陳雷強調,當前,全國仍處于防汛防臺風關鍵時期,各有關流域防總和省市防指要以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超前謀劃,及早部署,切實做好臺風“天鵝”和近期強降雨的防范工作。
一要提前做好“天鵝”防御工作!疤禊Z”“艾莎尼”雙臺風影響,后期臺風路徑、強度等不確定性因素多,增加了防范難度,防御工作不容小視。要從臺風登陸北上的最不不利情況出發(fā)來防范,從高潮、強風、暴雨、狂浪“四碰頭”的最惡劣組合來應對,切實把各項工作想在前、抓在前、做在前,密切監(jiān)視臺風動向,及時發(fā)出通知,及時召開異地視頻會商會,組織有關省市提前預報預警,提前做好海上作業(yè)船只、捕撈漁船、旅游客船等及時回港避風工作,及時轉移低洼易澇區(qū)、山洪災害易發(fā)區(qū)等危險地區(qū)的群眾,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盡最大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二要著力抓好山洪災害防御。今年以來,全國1091個縣利用建成的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和群測群防體系,發(fā)布預警短信696萬條,累計轉移群眾266萬人,有效減免了人員傷亡。但仍有一些地方山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各地要進一步落實山洪災害防御責任,特別是西北、西南等山丘區(qū)要做好極端突發(fā)強降雨的應對,充分發(fā)揮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作用,細化完善防御措施,提前發(fā)布預警信息,及時轉移受威脅地區(qū)群眾,并做好群眾的安置管理工作,全力避免人員傷亡。
三要全力做好新一輪強降雨防范工作。近期我國自西向東有一次新的強降雨過程,局部暴雨強度大。各級防指要強化應急值守,堅持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加強值班力量,密切監(jiān)視天氣變化,加強氣象、水文等部門聯(lián)合會商,及時預測預報預警,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備足搶險隊伍物資,強化巡查防守和險情搶護,提前轉移危險區(qū)域人員,確保安全度汛。
四要提早謀劃水庫蓄水調度。今年以來,全國降水總量較常年略偏少,一些地區(qū)水庫蓄水不足。各地要科學分析雨水情和后期來水情況,在確保水庫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洪資源,優(yōu)化水資源配置,科學調度長江三峽及上游水庫群、漢江水庫群、黃河小浪底和北方地區(qū)潘家口、密云、崗南、黃壁莊等骨干大型水庫,盡可能多攔、多蓄,為后期用水提供水源保障,確保群眾生活用水和秋灌、冬春灌用水需要。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5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