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wǎng)站7月30日訊(記者 趙新 通訊員 盛雷)近年來,在基本完成國有大中型水管體制改革任務的基礎上,山東省確定12個試點縣,啟動開展了以小型水庫安全管理為重點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4年底,3個國家級改革示范縣已全面完成改革工作并通過了省廳組織的工作考核,12個省級改革試點縣2014年度改革任務已全面完成,其中列入改革試點的1571座小型水庫2014年共落實專職管護人員1800人、維修養(yǎng)護企業(yè)20家,各級管護經(jīng)費3104萬元。
注重頂層設計。省水利廳聯(lián)合省財政廳出臺了《山東省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指導意見》和《山東省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縣實施指導方案》,確定上報了沂源縣、寧津縣、莒縣3個國家級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示范縣,審核批準了章丘市、沂源縣、山亭區(qū)、招遠市、諸城市、泗水縣、新泰市、榮成市、莒縣、萊城區(qū)、莒南縣、鄒平縣12個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省級試點縣,并明確了具體的改革時間節(jié)點。
加強年度考核。按照《山東省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縣實施指導方案》和有關通知要求,省水利廳已于近期完成了對全省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12個省級試點縣的2014年度考核工作。從整體情況看,各地對此項改革均高度重視,在小型水庫管理責任和管護經(jīng)費落實、管護人員聘用、管護隊伍選取等多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很大程度地改變了小型水庫工程面貌,理順了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機制,整體改革成效顯著。通過改革的小型水庫防汛安全基本得到了保障,基本達到了“政府放心、群眾安心”的工程標準。
確保資金到位。鑒于各試點縣改革工作穩(wěn)步推進,改革成效已逐步體現(xiàn)。為進一步調動各地試點積極性,帶動市縣各級投入,積極協(xié)調省財政廳于今年3月27日下達了2015年度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試點補助資金,為確保年底前完成12個省級試點縣的改革任務奠定了基礎。
加大督導力度。將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同其他重要工作開展相結合,采取了一并督導檢查,切實加大了改革的督導檢查頻次,取得了較好的督查效果。同時,結合督導檢查,對各試點縣有關部門在管護經(jīng)費籌措落實和使用監(jiān)督、小型水庫年度維修養(yǎng)護計劃的提報和審核、安全管理責任和職責的明確和落實等方面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明確要求,盡量指導各試點縣少走彎路,保障改革一步到位。
此次試點縣改革成效明顯,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各試點縣小型水庫專職管護人員基本能夠到崗到位。按照崗位職責要求開展工程巡查檢查、信息數(shù)據(jù)報送、記錄整理存檔等工程日常管護工作,真正發(fā)揮了一線管理人員的重大作用,也很大程度地解決了小型水庫“無人管”的歷史遺留難題。全省各試點縣按照。1)型水庫原則上不少于2人、小(2)型水庫不少于1人的標準,共聘用小型水庫管理員1800名。
二是小型水庫管護經(jīng)費投入機制逐漸理順。在省財政先期下達資金的帶動下,各試點縣所在市也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試點縣的改革工作進行了資金投入。各試點縣在政府出臺的改革實施方案中,均對小型水庫管護經(jīng)費落實渠道進行了明確。市、縣兩級投入標準均不低于小(1)型水庫1萬元/年/座、小(2)型水庫0.5萬元/年/座。從目前看,通過改革,各試點縣小型水庫管護經(jīng)費的投入機制正逐步理順,小型水庫管護經(jīng)費實現(xiàn)了“從無到有”的本質突破。
三是小型水利工程面貌發(fā)生了根本轉變。通過改革,水庫的各類工程設施設備修葺一新,各種工作機制完善完備,工程管理站所干凈整潔,日常管護記錄全面及時,小型水庫工程整體工程面貌已較改革前發(fā)生根本性改變。
四是小型水利工程工程功能得到了充分發(fā)揮。通過改革,水庫工程及時得到了維修和管護,水庫的整體功能得到了恢復,工程價值正逐步體現(xiàn)。特別是在應對去年特大旱情方面,小型水庫為農(nóng)村抗旱保收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對小型水庫發(fā)生的變化和發(fā)揮的效益,基層政府和當?shù)厝罕娋o予了高度評價和認可。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5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