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wǎng)站1月25日訊 (記者 李建國)黃河于2015年11月25日開始流凌,12月9日呼和浩特市豐準鐵路橋下出現(xiàn)首封。截至2016年1月22日,封河上界位于內(nèi)蒙古與寧夏右岸交界處苦水溝入黃口,下界為萬家寨水利樞紐大壩。封河歷時45天,比去年(47天)少2天。累計封河長度720公里比去年(650公里)多70公里。穩(wěn)定封凍河段全部封河。
今年封河呈現(xiàn)以下特點:一是首封界面下挫到呼和浩特市萬家寨水利樞紐庫尾豐準鐵路橋下,一般年份在包頭河段;二是封河期出現(xiàn)了兩次冰塞險情;三是清溝亮子多。全線較大的清溝有十多處,其中最大的清溝約10公里,位于拉僧廟浮橋至石嘴山黃河大橋之間;四是槽蓄水量較往年偏少。截至22日8時,總槽蓄水量為8.044億立方米,比往年同期偏少2億多立方米。
為切實做好封河期防凌工作,自治區(qū)防汛抗旱指揮部堅持早行動、早部署、早組織、早排險的防凌工作思路,要求盟市旗縣三級防汛部門加強巡查值守,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掌握凌期水情、險情和災情,并及時上報。黃河流凌期派出工作組深入沿黃兩岸,組織地方及時堵復穿堤涵洞,清除行凌障礙。沿黃各地積極行動,對轄區(qū)內(nèi)重點段落進行了排查,并出動2000多人巡堤查險。當呼和浩特市清水河萬家寨庫尾出現(xiàn)冰塞險情時,呼和浩特市防辦及時組織受淹區(qū)群眾安全撤離,對受凌水淹沒的路段,進行交通管制,確保了車輛及人身安全。自治區(qū)防辦積極協(xié)調(diào)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管理局降低庫水位,減少凌水下泄阻力,并采取三盛公水利樞紐下閘分水的應急措施,排除了萬家寨庫尾險情,減輕了黃河下游凌汛災害,順利地度過了封河期凌汛。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6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