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水利扶貧“益民工程”主要是以修建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三小”)為主,旨在解決貴州旱地灌溉工程性缺水的一項重點工程。該工程總投資59.63億元,計劃興建“三小”工程110萬個,發(fā)展旱地澆灌面積350萬畝,附帶解決60萬農村群眾飲水困難,為全省農業(yè)人口在2010年達到人均灌面0.5畝的扶貧攻堅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2004年底,在國家有關部委和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共安排下達了535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貴州省“益民工程”的啟動實施,并已在我省60個縣(市、區(qū))進行了示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下達了1100萬元,興建小山塘14處,蓄水量393700m3,小水池(窖)6781個,蓄水量33萬m3,新增旱地澆灌面積16822畝,同時解決農村11615人飲水困難;省級財政新增基本建設投資安排下達了4250萬元,興建小水池(窖)23595個,蓄水量141萬m3,新增旱地澆灌面積70785畝。今年,為了進一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業(yè)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省財政2005年度專項資金預算決定繼續(xù)安排下達雨水集蓄利用“三小”工程專項資金5000萬元,加大我省“益民工程”建設力度,解決旱地澆灌問題。
“益民工程” 不僅是貴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工程,也是少數民族地區(q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民心工程、扶貧工程。該工程的啟動實施,是我省水利工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新時期扶貧開發(fā)工作提出的“集中力量,加快貧困地區(qū)脫貧致富進程”、中共貴州省委關于“加大新階段扶貧開發(fā)工作力度的決定”的具體體現,對加快推進貴州省以解決工程性缺水為核心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三農”問題,穩(wěn)定脫貧奔小康、推進富民興黔事業(yè)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意義。
來源:貴州水利網 6月22日